外资寿险两重天 保费增速快于中资寿险
随着中国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2018年下半年以来,外资险企进入中国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从1992年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算起,外资险企在中国市场上已耕耘27载。
随着年报的陆续发布,市场也得以窥见28家外资寿险公司在2018年的表现。
保费收入上,前三名坐次不变,工银安盛依然位居第一,但其原保险保费收入下降。2018年,六家外资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滑,其中三家是银行系险企,包括工银安盛、交银康联、中银三星,还有三家是排名靠后的君龙人寿、新光海航和中法人寿。
在净利润上,外资险企整体净利润128.96亿元,同比增长64.65%,其中,友邦中国扩大了优势,与亏损最多的德华安顾人寿净利相差46亿元,是2017年差额的2倍以上;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由第四名挤进前三,取代中信保诚摘得利润季军;2017年亏损的中荷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和瑞泰人寿去年扭亏为盈,而汇丰人寿由盈转亏。
保费增速快于中资寿险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28家外资寿险公司,占到人身保险公司数量的30.77%,但是原保险保费收入却仅占市场份额的8.10%。
不过,在2018年,受到保险产品向“保险姓保、回归本源”转型的影响,中外寿险公司保费整体增速放缓。但放缓脚步有所不同,中资寿险公司整体增速仅为0.12%,而外资寿险公司整体增速还有9.9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保费增速分化跟过去不同的发展风格有关。很多中资公司过去做理财较多,而外方股东母公司在所属国过去经营历史很长,基本上经营风格不像国内的一些公司,所以转型对他们来说也有挑战,但不是太大。”
2018年,外资险企保费收入的前三名坐次不变,依次为工银安盛、恒大人寿、友邦中国,分别为336.81亿元、323.72亿元、261.34亿元;不过中信保诚取代交银康联位列第四,交银康联从百亿保费名单跌落,从131.31亿元减少到80.18亿元;中意人寿跻入百亿阵营,排在第六位。
对此,交银康联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8年,面临行业“跑道转换”的大势,交银康联人寿进一步贯彻“保险姓保”的监管要求,围绕发展战略,探索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公司主动压缩万能险规模,走价值发展之路。虽然全年规模保费总量同比下降,但经营效益和业务价值进一步提升。
当年,六家外资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滑,其中有三家都是银行系险企,包括工银安盛下滑15.06%、交银康联下降38.94%、中银三星减少26.01%,另两家银行系外资寿险招商信诺和中荷人寿则增长了17%左右。
工银安盛、交银康联、中银三星均由中资控股,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银投资资管分别持股60%、62.50%、51%。招商信诺和中荷人寿则是中外资各持股50%,中方股东分别是招商银行、北京银行。
“这与中方股东是否控股无关。与头部银行有股份关系的金融服务机构都不是最好的,只不过销售网点多,所以总量能够做上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头部银行的合作系统很多,所以在柜台上不只卖关联企业的保险产品,跟它没有关联关系的保险公司,谁给的返佣条件好就卖谁的;小银行因为知名保险公司不太愿意进入,所以只好卖自己合作伙伴的。”
保费下滑的还有三家是排在后面的君龙人寿、新光海航和中法人寿,2018年保费收入分别是6.11亿元、0.93亿元、11.30万元。
君龙人寿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8年,公司以“保险姓保”为原则,积极调整公司战略,同时,公司正处于积极转型期,以价值型业务为主,其间原保险保费收入减少情况符合公司预期。
汇丰人寿从赚1亿到亏2亿
虽然上述六家险企保费收入下滑,但三家银行系险企净利润都有所增长,另外三家险企亏损有所收缩。其中,君龙人寿2017年净利润为-0.26亿元,到2018年为-0.11亿元,并表示“预期2019年将全面实现盈利”。
2017年,28家外资寿险共有10家亏损。
2018年,其中3家险企扭亏为盈,包括中荷人寿、瑞泰人寿、陆家嘴国泰人寿,不过汇丰人寿由盈转亏。依旧亏损的七家外资险企分别是君龙人寿、新光海航、中法人寿、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长生人寿、德华安顾人寿。
对此,从盈利1.12亿元到亏损2.06亿元的汇丰人寿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主要是由于受到了权益市场波动造成的投资损失的影响;同时,公司继续为未来中国业务拓展进行投入,也导致2018年费用较往年有一定上升。”
除了净利润下滑最大的汇丰人寿,平安健康和恒安标准人寿虽然依然盈利,但其净利也下降了8%左右。恒安标准人寿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8年税前利润为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而所得税费用563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在盈利增长企业中,友邦中国扩大了优势地位,与亏损最多的德华安顾人寿净利相差46亿元,是2017年差额的2倍以上。2018年,友邦中国实现净利润43.44亿元,德华安顾人寿则亏损2.82亿元。
在利润排行榜上,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由第四名挤进前三,取代中信保诚成为第三名;恒大人寿则仍居第二,招商信诺、工银安盛、中宏人寿、中德安联、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则是第五至第十名。
从成立时间、地域拓展以及股权结构来看,老牌独资险企友邦虽然只有五家分公司,但主要通过代理人模式专攻高端市场成为外资寿险的领头羊;恒大人寿成立时间虽略晚,耕耘地区也不多,但发展迅猛,即便受到监管的影响增速放缓,但也在增长;成立较早且外资持股比例达到51%的中宏人寿和中德安联的表现尚可,但中德安联的地区拓展上远远慢于中宏人寿。
经过多年发展,仅有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德华安顾人寿三家成立至今不足十年,地域扩展上均不超过五个分公司;约一半的外资寿险的分公司达十个以上。
外资寿险的新布局
去年以来,中国先后推出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举措,外资险企的热情进一步提高。
“开放是一个态度,也是必然趋势。”郝演苏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但外资不会成为主权个性非常强的国家金融机构的领头羊,只会服务于特定群体,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仍然会选择本土的金融产品。”
今年3月,银保监会宣布批准筹建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由恒安标准人寿独资设立的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此前已有八家中资养老保险公司。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和人民保险意识不断上升,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恒安标准人寿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恒安标准人寿相关人士还表示,公司将高质量完成养老保险公司筹建工作,在养老金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夺得一席之地。
事实上,养老领域还有其他的外资寿险公司想参与。友邦保险、中德安联、参股中意人寿的忠利保险、参股中信保诚的英国保诚集团、参股中宏人寿的宏利金融皆有此意愿。
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随着健康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家公司外资寿险还重点布局健康险,诸如君龙人寿股东建发集团融入“健康中国”战略,涉足医疗行业,推进“保险+健康”模式。此外还有中德安联、友邦中国、大都会人寿、德华安顾人寿等。
2017年9月,时任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鼓励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业务领域。
“由于中国市场很大,能做成小众群体也能盈利。”郝演苏评价道。
相关阅读
-
外资寿险两重天 保费增速快于中资寿险
随着中国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2018年下半年以来,外资险企进入... -
国泰产险等被银保监会点名:保单报送存...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险业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 -
86家寿险公司去年净利增长20% 四家险企...
2018年的寿险业为悲观情绪所笼罩,负债端承压,人身险公司整体保费... -
本月起社会保险费率降低 预计2019年可...
昨日,记者从苏州市人社局获悉,自今年5月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4家险企风险评级不合格 偿付能力充足率...
随着险企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备受市场关注的险企偿付能力情况也... -
2018年相互保险机构一盈三亏 专家:相...
保险机构2018年年报披露已近尾声。其中,在2017年集中开业的3家相互...